作品赏析:
本篇为徐陵《玉台新咏》所选录;《乐府诗集》收入《杂曲歌辞》。题为“宋子侯作”。宋子侯为东汉人,生平事迹不详。
对这首诗的主题,前人有三种不同的说法。朱嘉徵《乐府广序》说是“士不遇时,追慕盛世”,“东都闵时之作也”;李子德《汉诗评》说是“借春花好女欢日无多,劝之取乐及时”;张琦《古诗录》说是“花落后犹能复荣,盛年一去,则欢爱永忘,意更沉痛”。这是一首以花拟人,设为问答,感叹青春易逝,女子红颜不如春花,惜花、惜时、惜人的诗篇。
诗题“董娇饶”,“董”当为其姓,“娇饶”是妩媚可爱的样子。“饶”亦作“娆”,此用作人名,可能是汉代著名的歌姬;至唐人诗中常用作美女的典型。如杜甫《春日戏题》“佳人屡出董娇饶”;李商隐《碧瓦》“他时未知意,重迭赠娇饶”;温庭筠《题柳》“影伴娇饶舞袖垂”等皆是。
全诗可分三部分:首六句描写洛阳城东桃李盛开的春景,渲染气氛,也为故事提供了时间、背景;中十四句写采桑女折花,引起女子和桃李花之间一番充满诗意的问答,运用对比象征的方法,充满想象和浪漫的奇思。末四句写感叹人不如花,好景不长的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停止歌唱。整首诗构思精巧;刻画、描写、问答,自然流畅,清新质朴;部分词句运用“顶针格”,增加了阅读时的流利度;故被誉为“开建安风骨,为曹子建所宗”。
自《诗经》以来,把女子比作花的诗篇很多,但写女子与花对话,寓言式地表达人生短暂和春花永恒的主题,却是此篇独创。与同时代的《古诗十九首》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格特征。刘希夷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以及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生命意识,都从中汲取有益的营养。(杨贵全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