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X

繁体版文字由系统自动切换生成,部分浏览器不兼容,如有错误,请您理解。

登幽州台歌
幽州:古九州及汉十三刺史部之一,隋唐时北方的军事重镇、交通中心和商业都会,今属北京市。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大兴区,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造。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武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遭受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年代: 隋唐 作者: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不见来者
后:后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天地之悠悠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独怆然而涕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眼泪。
下!
作品赏析:
这首诗名为《登幽州台歌》,并没有对幽州台作一字描写,只是写了登台的感慨,却因境界雄浑、浩瀚空旷的艺术境界而成为千古名篇。从诗的结构脉络上说,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诗的前三句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背景衬托,第四句饱蘸感情,使抒情主人公神韵飞动,光彩照人。在用辞造句方面,此诗深受《楚辞·远游》的影响。《远游》有云:“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陈子昂的诗句虽从此化出,意境却更苍茫遒劲。 陈子昂从青年时起就怀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屡屡向武则天进呈各种建议,希图匡扶国家。跟随武攸宜征契丹,本是一次立功报国的机会,却事与愿违,横遭贬抑。三十七岁的陈子昂此刻登上著名的古幽州台,想起自己十多年宦途蹭蹬,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怎能不产生英雄末路的苍凉悲怆呢?陈子昂这首感伤之作,是由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触发的,但是其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越了他自身,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范围,闪烁着永恒之美。(张驰 杨贵全 整理)